宏觀上:一是生物農藥快速增長
從全球來看,化學農藥下降,生物農藥快速增長。2005年,全球化學農藥市場總額為267億美元,并以平均每年1.1%的比例下降,到2010年將降至253億美元;生物農藥市場卻在快速增長,從2005年的 6.72億美元到2010年的10億美元,年平均增長率為9.9% 生物農藥可分為微生物農藥、植物生物農藥和動物生物農藥等類型。生物農藥的優勢是相對化學農藥安全得多。生物農藥用量少,使用效果顯著,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。是未來農藥市場的大趨勢。
二是籽種市場高度分散,“洋種子”搶先布局
我國8000多家種子企業,沒有一家市場份額達市場總量的5%,前20強的銷售額加起來還不如一個孟山都(外資種業)。目前“洋品種”已控制我國蔬菜種子50%以上的市場份額,而玉米、水稻等大田作物的種子“控制”目前也已完成在中國的“布局”。
現在,以中糧集團為代表的有實力的中資企業奮起直追,在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發力。中國本土企業要善于整合上下游產業鏈,聯起手,在產業鏈上形成聯盟,以此抵御外資企業對我們糧倉的收購。
微觀上:一是同質競爭,手段不高,利潤下降
2009年農化行業在產能穩步增長的同時,同質化激烈競爭使得各企業大打價格戰,利潤同比大幅下降,預計2009年農化行業利潤同比下降45%左右,全行業陷入低谷。
二是形勢利好,行業應加緊整合
2010年中央“一號文件”出臺一批新的強農惠農政策,形勢利好。近期化肥、農藥的價格反彈明顯。農化產品需求具有剛性屬性,在通脹預期的背景下,預期明年國際上主要農產品的價格將繼續上揚,構成了對農化行業的有力支撐,農化行業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震蕩上行將是未來發展的主基調。領軍企業要抓住機遇,加緊行業整合,以品牌營銷升級行業競爭,未雨綢繆,積淀更強的優勢,對應未來更大的競爭。 來自于www.936610.com/ 站長收集,如若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地址! |